看到一则让人啼笑皆非的新闻:
家住丹阳的13岁男孩,一个人骑行5天,最后抵达上海。
一个人跑那么远,原因到底是什么?
原来,男孩在家写作业时,和母亲产生争吵,母亲一气之下说了几句重话,这些话深深地伤害了男孩。
孩子失踪后,母亲急坏了。
得知孩子竟然骑行去了上海,母亲很后悔。
“我真不该说那些话。”
评论区有人说:孩子太犟,其实是因为妈妈也犟,平时就经常踩孩子的“雷区”,日积月累才会导致爆发。
深以为然。
育儿难免磕磕碰碰,但这四种方式容易留下创伤,如果你发现自己正是其中一种,尝试做出改变吧。
01/ “无价值”型:生你不如生块饼!
你永远想不到,孩子有多“要面子”。
电视剧《人世间》中,乔春燕儿子高考失利。
她没有选择安慰他,而是发脾气:“上辈子造了什么孽,生下这么个东西!”
儿子听到这些话,留下一张纸条就离家出走。
父母内心都深爱孩子,愿意付出一切。
可孩子只会从“爹妈说了什么话”,来判断爱的深浅。
“早知道当初就该不要你!”
“你一点都不像我!太没用了!”;“滚出这个家!没你待的地儿!”;这些话,在孩子心头插了一刀又一刀。
砍掉了自尊、自信,带来了自卑和阴影。
或许,父母只是嘴上撒气,但这种说话方式,会剥夺孩子的价值感,让他觉得“父母不爱我”“我一无是处”。
失去面子的孩子,里子也会崩塌,变得叛逆、颓废。
李玫瑾教授在分析调查1000名未成年人发现:在家经常被父母否定的孩子,出现性格缺陷的概率最大。
若想要孩子内心积极、健康,父母就要在语言中增强亲和力。
多听听孩子的话,适当给予认可;理解孩子的兴趣,培养共同话题。
自信,就会由内而外充盈起来。
即使发生争吵,亲子双方也能温柔、和睦地化解。
02/ “硬碰硬”型:你竟敢甩脸色?
很多父母都有这个体会:见不得孩子发脾气。
逛街时,看到一个男孩想吃冰淇淋,妈妈拒绝买给他。
男孩不满地嘟起嘴,这个小动作激怒了妈妈。
“你这是什么表情?谁欠你吗?”
男孩哭了起来,他想拥抱妈妈,却被推开。
“不许哭!”
看到这一幕,我心疼极了。
特别想把孩子抱起来,告诉他:你的愤怒没有错。
或许你的妈妈今天不太开心;又或许,她见不得你发脾气。
才会在你生气时,跟你硬碰硬。
其实,孩子表达情绪是好事。
心理学家荣格认为:健全的人格没有太多心理阴影,这些阴影,来自堆积的负面情绪。
情绪产生,及时得到宣泄,人格才能成长得健全。
所以,理智的父母从不“硬碰硬”,他们自知比孩子成熟,能够在情绪中保持清醒。
于是,他们就用这份清醒去引导孩子,维护他的人格健康成长。
如果做不到,父母该如何改变呢?
心理学中有一个“柔顺剂技术”:用提问创造出一个放松的氛围,将冲突软化下来。
比如孩子说:妈妈,我讨厌你总管着我!
父母可以这么回:我很好奇,你为什么讨厌我管你呢?
孩子回:因为你不许我吃糖,不许我玩游戏!我觉得不自由!
父母继续使用“柔顺剂”:我很想知道,你说的自由是什么?
所谓“柔顺剂”,就是通过表现亲和力,让孩子感受到:爸妈真的很关心、理解并尊重我。
比起“硬碰硬”,这种沟通方式,孩子更愿意讲出心声,与父母和解。
03 /“大嗓门”型:讲道理不如比声音
我家楼上的邻居,嗓门特别大,几乎每天中午,都能听到她训斥孩子。
我听不清她的话,但能清楚地听到她的歇斯底里。
而他的孩子,总是用同一种方式回应:嚎啕大哭。
我尚不认识这家人,就已经很了解他们的家庭模式:妈妈吼,孩子哭,哭泣又换来新一轮吼叫。
这是一个恶性循环。
对很多妈妈来说,控制音量是一件很难的事。
她们或许从小在父母的吼叫中长大,早已习惯了大嗓门;又或许不太会控制音量,不知道自己的声音是大是小。
旁人听着心惊胆战,自己却浑然不觉。
对孩子来说,声音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逆的。
知乎上有人问:妈妈嗓门很大,总是吼我,现在一听到女人骂街就止不住发抖。我该怎么办?
有人给出了中肯的回答:你需要求助专业心理医生。
很显然,妈妈的声音已经给你带来了创伤和阴影。
童年时的吼叫,成年后依然回荡在噩梦中。
04/ 功利型:聊着聊着,就变成了说教
很多父母跟孩子沟通时,功利意味太强了。
比如这个场景:
孩子:妈妈,我今天新学了几个单词!
妈妈:认真学,别学了就忘了,回头考个不及格,到家默写几遍。
孩子:……
看,是不是聊不下去了?
聊天时功利性太强,再开朗的孩子也会丧失分享欲。
一次无语,次次无语,最终紧闭心扉,对父母无话可说。
其实,父母希望督促孩子上进,本意也是为孩子好。
但用这种方式灌输给孩子,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。
不如换一种方式:用肯定替代功利。
哈佛大学一项持续了75年的研究发现: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,比单一的赞美效果更好。
比如,当孩子说自己新学了单词,父母可以这样回应:“你一定有认真在学对不对?”
肯定孩子的努力,需要认真听完孩子的话,然后指出他的付出。
“你交了新朋友,肯定花了不少功夫对吧?”
“虽然你这次考得不理想,但妈妈知道你很努力。”
“你又新背了单词呀,真用心!”
孩子听到这些话,会感到自己被父母爱着,产生愉悦感和幸福感。
相比功利型沟通,这种聊天方式更加温暖、友善。
要求孩子做到某件事,不一定就能做好父母;让孩子感到被接纳,才是父母最积极的功能。
5/ 父母也会犯错,但不能一错再错。
《请回答1988》中,德善爸爸说: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,也是第一次做爸爸。
这句话,道出了千万父母的心声:谁都有犯错的时候,在错误中成长是生活常态。
犯错不可怕,可怕的是知错不改、一错再错。
孩子天生亲近父母,错误的沟通方式,却会让孩子变得远离。
我想,这不是任何一个父母渴望看到的。
就像李玫瑾教授说的:父母要善于从孩子的态度发现自己教育中的问题,有的时候你用什么方式教育,他就用什么方式对你。
你尊重他,他就尊重你;你不尊重他,他就不尊重你。
做一个尊重孩子的父母,小时候,待他温暖而友善;孩子长年后,才会学会同样的处世方式,给自己一段充满自信的人生。
作者:芒来小姐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资深男女观察员,已出版《姑娘,活得大气才够精彩》。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图片来自网络,投稿 [email protected] .